资讯详情

200年来出了1000多位老师,肇庆这条“千师村”很厉害!

2019-10-19 09:44:23 肇庆西江网

来源:肇庆西江网


在封开,

有一个村叫做“帝师之乡”,

因为这里是

清朝嘉庆皇帝老师钱鸿施的故乡


图片来源:视觉封开微信公众号


说的这个村子就是“千师村”——

南丰镇万禄村,

同样值得骄傲的是,

200年来,这里出了1000多位老师,

为什么这里能人才辈出?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探里面的秘密


小村落出了1000多老师


记者日前走进该村看到,

村口矗立了一座10余米高的塔楼,

和其他塔楼不同的是,

这个上尖下圆的建筑像极了一支倒立的毛笔。


▲“千师村”的文笔塔(村民早年仿建,原塔已损毁)。王永强 摄

据了解,这是一个毛笔造型的塔楼,取名“文笔塔”,是嘉庆年间乡民感念尊师重教的楷模钱鸿施的功德而筑,后来该塔损毁倒塌,近年来村民又集资再次仿建起来。


万禄村之所以被尊称为“千师村”

并不仅仅是因为村中出现了1000多名老师,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尊师重教之风浓郁,

家家几乎都出过老师,

有的是祖辈做过私塾先生,

有的是后辈正从事教书育人。


图片来源:视觉封开微信公众号

据资料考证,从1814年起万禄村读书最为风盛,不仅人才辈出,尊师重教更是蔚然成风,特别是近年来这里平均每年都“出产”5名教师,“千师村”名噪全县。


一家三代4人执鞭从教


今年81岁的钱隶瑜是土生土长的万禄村人,他早年在隔壁的万寿村做小学校长,从教40多年后退休在家。“我家三代人中出了4位老师。钱隶瑜自豪地告诉记者:除了他以外,三个儿子中有两个做老师,最小的孙女也在深圳教书。


钱隶瑜的二儿子钱显湖目前在南丰中学任教,他告诉记者,从小就受到家庭环境的熏染,父亲为人师表的形象深深地刻印在了他的脑海中,他从小学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民教师。1992年钱显湖从肇庆教育学院(后合并到肇庆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了南丰中学从教,这一做就是28年。


在77岁的退休教师钱武强家中,记者看到他正在辅导10岁的孙子做家庭作业,正对客厅的墙壁上贴满了孙子和孙女的奖状,既有“三好学生”又有“学习标兵”,窗前的木框上挂着一支中号的毛笔,彰显出诗书人家的文风。


相对于钱隶瑜和钱武强

这样的老一辈人民教师,

今年38岁的钱辉虽然年轻但

已经成长为一名教学骨干。


▲钱辉向记者展示他从教以来获得的证书和奖励。王永强 摄

钱辉目前在万禄小学从教,负责数学和英语的课程,在记者的见证下,他从柜子里抱出了一摞的获奖证书,有“优秀教师”的,有“优秀指导员”的,也有各类市级、县级比赛获奖的。


尊师重教传统写进家训


万禄村为何人人都立志成为老师?

该村的村干部解开了记者的疑惑。


原来,这和万禄村代代相传的《钱氏家训》分不开。在这本家训的族规中明确记载;“建宗祠以隆祀事,置义田以瞻寒士,敦诗书以教子侄”、“万禄只有智愚之差,没有贫富之别”、“娶得万禄女,家山有福;嫁得万禄男,衣食无忧。外出读书,食用全包”等内容。


据资料记载介绍,万禄村钱氏始于明朝成化年间,由怀集诗洞迁移至此定居,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村里出了一位名人钱鸿施,他在任浙江杭州府于潜、余杭两县知县期间不仅为官清正,而且重视地方教育事业,鼓励商贾办学,并出钱助穷人子弟读书,使于、余两县的学子成为杭州府学人的楷模,乾隆皇帝为此诰封钱鸿施三代。


之后,钱鸿施又成为了嘉庆皇帝的老师。在他告老还乡时,部属纷纷赠送银两,被他一一回绝,可是等他回到家乡以后,发现部属们竟将银两埋藏在自己携带的盆景等物件里,钱鸿施就用这些银两在村中祠堂右侧建起一座旁厅,用于办学,并且将毕生的积蓄购置成田地,用每年田地的租金收入支持乡人读书。



尊学之风蔓延全县



据介绍,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封开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重教氖围日益浓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把保障教师权益放在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全力为学校和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推进封开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县教师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不断增强。



如今,万禄村的尊学之风迅速在封开全县蔓延开来。近年来封开县考入清华大学的就有3人,考入国内其他名校的不胜枚举。现在南丰镇中心小学任教的钱秋月老师在201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今年高考,钱可、钱慧霞、钱碧华、钱熔琼、钱春锋等五名学子承传家风,牢记家训"子孙虽愚,须读诗书",勤奋好学,拼搏进取,不仅取得了优异成绩,而且获广东文化促进会优秀学子奖。


正可谓是家学渊博,源远流长。

封开“千师村”成为世人

眼中神秘的“风水宝地”,

其流淌了500多年的泱泱文风,

正是尊师重教的不竭源泉。

来源:肇庆西江网

11后图.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