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非遗”走进肇庆校园,故事开始了......

2022-09-27 17:52:45 多彩肇庆

近日,

端州区黄岗小学开展特色劳动课,

把“非遗”搬进课堂,

让学生体验端砚制作技艺,

学习传统文化精髓,

感受端砚技艺人的工匠精神。


图片

▲图源 端州发布



图片

课堂邀请了“端砚文化教育基地”专家顾问马志东为师生们讲授传承端砚制作技艺。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学生们在砚石上有板有眼地雕刻着各种图案,感受端砚制作技艺。

图片


图片

▲图源 端州发布


图片


近年来,

肇庆市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文化素养,

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掀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热潮。


图片

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

图片


教育需追根溯源,育人需不忘初心。肇庆校园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编写校本教材,设置专项课程,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中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图片


广宁县第六小学是

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学校(竹编艺术项目),

该校将竹编艺术融入地方特色课程,

整理编印了《竹编艺术》等校本特色教材,

将“竹文化”融入各学科教学。


图片

▲图源 广宁发布


该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

竹编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并配备相对稳定的

传统竹编项目兼职师资队伍,

诚邀民间著名竹编艺术人卢水仙

作为兼职竹编艺术导师

指导学生日常竹编教学活动。


图片

▲图源 广宁发布


肇庆高新区大旺中学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

打造了极具特色的“龙狮”主题文化,

积极传承“敢为人先、脚踏实地、

灵活变通、和合互信”的龙狮精神。


图片


该校组织优秀教师开发了一套

以武术、舞龙和武狮动作为基础,

适合学生锻炼的包含书本和视频的

健身操校本教材,

推动武术龙狮文化的普及,

帮助学生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

如今,

肇庆高新区大旺中学

全校学生每天在大课间期间

到操场操练武术龙狮健身操,

这项校园特色活动

自2013年起持续至今,

已经成为学生强身健体、

培养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


图片


图片

非遗文化在校园绽放光彩

图片


华夏文明,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作为文化育人的主阵地,肇庆市各中小学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核心,将非遗文化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让非遗文化在校园中绽放迷人光彩。

图片


被誉为“南国红豆”的粤剧

是岭南文化的瑰宝,

今年,“2021-2022

肇庆市戏曲进校园粤剧培训班”

在端州区百花园小学、

高要区第三小学(器乐班)、

鼎湖区实验中学、德庆县孔子学校、

怀集县职业技术学校

五个试点学校陆续举行开班仪式。


image.png

▲图源 肇庆市粤剧团


肇庆市粤剧团派出艺术精英团队

在一学年的规定课时里

对五个培训点的学生们

进行系统专业的粤剧培训。


图片

▲图源 肇庆市粤剧团


肇庆市粤剧团并支持学校建立多种类型的

戏曲兴趣小组、戏曲社团、

戏曲工作坊和戏曲传承基地等,

让学生多种渠道广泛参与

戏曲体验、学习和实践,

营造戏曲传承发展的良好环境。


图片

▲图源 肇庆市粤剧团


封开县江口中学“学生版”

五马巡城舞也是

“非遗进校园”的一大亮点。

学生们穿上“铠甲”,骑上“战马”,

时而变换复杂的队形,

穿插着武术套路表演,

成为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图片


五马巡城舞

是封开县独具特色的优秀民间舞蹈,

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马巡城舞一进校园

就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图片

▲南方+记者 施亮 摄


图片


肇庆市开展多种多样的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将传统文化与本土特色相结合,

通过让学生认识非遗、

体验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

加深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图片图片图片


来源:多彩肇庆   端州发布


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