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古时水库建筑——中州鹅良陂

2018-03-20 14:51:41 怀集领域网

鹅良陂始筑于明朝洪武年间,它是怀集县较早筑建的陂塘小型水库,作农田引水灌溉之用,位于中洲镇马岗村东北角。清朝乾隆版《怀集县志》和民国五年版《广西省怀集县志》“陂塘篇”中均载道:“鹅良陂源由连山来”。



中洲《马氏宗谱》有载,先祖马政善因战乱时期为逃避战乱在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从南雄珠玑巷辗转多地后,最终在中洲马岗大寨开基立户,繁衍生息。不久后,吴、殴、莫、罗、邓、李、曾、梁等姓氏也相继迁居此地,几个姓氏先祖为了更好地抵御外敌,于是结盟为友,互助互爱,和睦相处。如今,马岗村已是人丁兴旺、物阜民丰、民风淳朴的美丽村庄,全村人口约6000余人,农田3000余亩。早在清朝末年,在这方良田出产的稻米——怀集油粘米已经盛名远扬。

据马氏族老讲述,一个春意盎然的早晨,马政善携妻带儿一行五人,背着行囊从暂居地怀集上廓王宫巷出发,沿着中洲河畔北行,当进入中洲盆地时地势豁然开朗,犹如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一般,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望无垠、地势平坦、群山环抱之下的平原地带。驻足长视后,他们按捺不住心中的那份好奇,于是再往东北方向的支流白竹河畔行走6余里,到达中洲平原的北麓前沿已是傍晚时分,他们停却了继续前行的脚步。马政善仰望天空,只见太阳在慢慢落下,炫丽夺目的晚霞就好像仙女的嫁衣,一道火红,一道粉红,一道天蓝,一道绛紫。接着,他再把目光移到眼前清澈见底的河水,河里映射着夕阳的倒影,甚是炫目。一时间,他竟然分不出哪个是实物哪个是倒影了,就算是再技艺高超的画家也描绘不出那漂亮的景色。那时,只见他嘴里嘟囔着宋代葛长庚的词句:“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于是,他们一家席地而息,在哗哩哗啦的河水流动声和鸟啾虫吟声的伴随下,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春夜。

翌日清晨,马政善挪起疲惫的身躯,揉拭几下眼睛,朝河的对岸眺望,目光所及之处是一片广阔无垠的荒野,碧草如茵,野花斗艳。荒野的北面是连绵起伏自东向南一字排开的丘陵山体,就好像一堵屏障,佑护着这片荒野和荒野前方的那条蜿蜒流淌的河流。

略懂风水的马政善在此片区域走走停停,不时打量着,过了好一阵子,他心中暗自窃喜,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在此地安居乐业的念想就此萌生。是呀!这里的葫芦岭、朝天龙岭、登云岭三座丘陵山峦起伏,再加上偌大的中洲盆地四面环山,中间有水下河与白竹河分别从西北角和东北角流向西南角奔流而去,最终汇流成中洲河。这里聚气格和环水格兼得,正符合“山环水抱必有气,抱水环山必大发”的风水学定律。这便是马政善心目中最为理想的避难且适宜长住久安之地。

马政善在此风水宝地定居之意已决,于是在那片荒野的中央筑宅而居,进而开荒耕种。没过多久,其他姓氏的族人也陆续迁居于此,房舍相邻而筑,结为盟友,和睦相处,垦荒发族。明朝弘治三年(1490年),在此居住的乡民经商议后决定在村的东北角处,用松木筑坝截流白竹河引水灌溉,开挖了3条长约2.5公里的水渠分别涌向村前、村中、村后的荒地,从此,3泓清洌的山溪水在马岗村这片偌大的原野间奔流不息,几年后,原来整片地势平坦的荒野变成了水源充足、生机盎然的良田。经过世代村民勤耕细作,再加上这里非常适合水稻生长的沙壤土质和清冽的山溪水的种植环境,让油粘米这个品牌名声在外,由此,马岗村赢得了“鱼米之乡”的美誉。

后来,鹅良陂历经几度修筑。20世纪80年代,怀集县政府把鹅良陂改筑为石埂四级水电站水库,陂堤用浆砌石,水泥混凝土护面,堤基底部宽10余米,坝堤顶端宽1米、长约60余米,整座堤坝呈梯形状,把白竹河就此拦腰截断,形成一个宽阔的库面,蓄水高度约15米,引水渠宽2米。筑牢后的鹅良陂水库能使发电和农田灌溉两不误。

水,生命之源。一切生命皆是水成就的鲜活精灵。鹅良陂之水是油粘水稻滋养之源,让这里出产的油粘米成为大米种类中的“精灵”,而且让“怀集油粘米”这个响当当的名字远播千里之外,鹅良陂这座历史悠久的陂塘可谓功不可没!



▍投稿人:高健(感谢分享)

文章转自公众号:怀集领域网

微信图片_2018013109124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