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高要回龙镇黎槎八卦村将“亮相”央视:800多年的文化守护和传承

2019-08-06 09:54:32 高要发布

▲ 苏科伟 摄


4个人、3台佳能6d摄影机和1台无人机,

前期拍摄100多天,

1400多个小时后期制作,

记不清的通宵夜晚,

打造出一部微纪录形式的影片。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星移斗转,日月交替,生生不息,
经历千年洗礼和沉淀,
回龙镇黎槎八卦村,
默默保留着属于我们的文化与传承,
静观岁月的变迁。
 

日前,由北京华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广东电视台南方之星联合制作的人文纪录片《诗意中国》项目组,来到肇庆市高要区回龙镇,拍摄古建筑之《天地之房》篇章。

目前,影片的四季拍摄与制作已经全部完成,不日将登上央视平台播出,向全国人民展示高要回龙镇黎槎八卦村的风貌。



中国祖先的建筑,
讲究天地人之间的关系,
风水考究,环水相抱,日沐朝露,夜观星象,
这种对文化的朴实信仰,
浸润在与祖先、后代朝夕生活的古村之中。


让我们随着小编的步伐,看看这条拍摄消息一传出,就荣登豆瓣网《2017年最不容错过值得期待的10部中国纪录片》榜单的“八卦村”,究竟蕴藏着多少历史的故事和儒家的文化。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
心作良田,百世耕之不尽,
以勤耕苦读为本,
以忠孝礼仪传家。


回龙镇黎槎八卦村的建筑,
点点滴滴都体现着儒家文化的影响。


一个普通的村庄,

居然会出现这样八卦图形,

是谁,又为何要将村庄修建成如此模样?


▲ 水冬青 摄

时间追溯800多年前,或许是战乱纷争,或许是铁血逃亡,一个周姓的将军带军从北南下,一路经此,风云而过,停马驻足,率族人勘察此处,以防御工事的方式汇聚此地,以兵营布阵的方法建筑家园。

四周环水,房屋紧密,道道连接,迷阵相通,依据五行八卦建筑此村,与其说是一个村落,不如说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建筑阵营。


▲ 刘春林 摄


南宋嘉定年间和明永乐年间,又有苏蔡两族人分别从南雄珠玑巷迁至该村。房屋建于村中的小山岗上,此山岗相传因凤榕古树得名——“凤岗”。

今天,在这里的后人为了纪念“凤必朝阳”,修复此百鸟朝凤图。这些手艺和砖瓦,雕刻与记忆,历史与传说……所有的一切都在这耕读传家的时光中,永久留在曾与祖先朝夕相处的古村之中,沧桑变迁也好,繁华往事也罢,这幅留在田野乡间的八卦图如此神秘生动,诗意朦胧。它如一个老人,神秘而悠扬地诉说这短暂的千年。


风动,云动,房子不会动;

人走,心走,故乡的印记不会走。

这些祖先的智慧与昔日的辉煌

还在这里用砖瓦和房屋铭记着。


村中有主巷十五条,横巷八十四条,共九十九条巷道。巷道似通还连,看似相通却已尽头。

村里十八个祖堂,回字形设计,回廊四向,天井中通,透光收水,人们坐在厅堂里,能够日沐朝霞,夜观星斗。而那些像锅耳的高耸建筑物,可阻挡大风,以防失火蔓延。


图:徐晓东


村中十座门楼,皆以儒家文化思想命名,分别是兴仁里、柔顺里、毓秀里、遂德坊、仁和里、东江里、遂愿里、仁华里、居和里、淳和里、尚仁里,俗称“十里一坊”。

古朴典雅的门楼,均采用鹤顶格做成,每个门楼正面对都能看到绕村池塘,风水考究,环水相抱。


▲ 遂愿里。图:肇院游咖


同时,每个门楼都有特定的寓意,可见儒家文化已经浸润于骨髓之中,讲老慈幼孝,说亲情邻里的往来,最好的见证莫过于相聚一堂。每个里都有自己的酒堂,凡本里有红白喜事时,均回自己的酒堂设宴,热闹非凡。


门楼前面一片空地,当地人称之为“名堂”。踏出名堂,再下台阶,寓意出村闯名堂,前行要走宽路。


▲ 柔顺里。图:肇院游咖



今时,

青苔已无人打扰,建筑肃然挺立。

它还在给后人讲着这里的故事,

只是,聆听者已身在远方。



先睹为快

第一集

1.神秘村庄


第二集

2.筑就辉煌


想看更多?
请自行搜索吧~

来源:高要发布

11后图.jpg